产品分类

公司简介

上虞市宏兴针织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进出口自营权,专业生产出口中高档单双面针织面料、时装面料、女装面料、针织坯布、双面针织布、单面针织布、罗纹布、圆筒布料等系列产品的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毛圈(巾)布(二线纬衣,三线纬衣,绒布,天鹅绒等)、复合布、衬垫布、大小循环彩条布、无缝圆筒布(门幅5英寸-40英寸)、提花布、网眼布、汗布、 棉毛布等, 采用丝、毛、麻、棉、晴、涤、植物纤维(天丝,大豆,树脂,莫代尔等)和各种混纺原料,远销韩国、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及地区。

成员博客

资源与链接

访问数:1986065

醉红颜心水论黄大仙

一条鱼引发产业变革!金湾成功打造全国最大连片标准化黄鳍鲷养殖


更新时间:2022-08-17  浏览刺次数:


  原标题:一条鱼引发产业变革!金湾成功打造全国最大连片标准化黄鳍鲷养殖基地

  ▲金湾黄鳍鲷养殖规模已发展至近1万亩,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连片标准化养殖基地。关铭荣 摄

  工人把网往鱼塘里一抛,便拖出一群活蹦乱跳的鱼儿来。这鱼的鱼鳍呈淡黄色,嘴里有尖牙,背部有硬刺,抓鱼时若不小心,可能会被扎伤手指。

  这就是黄鳍鲷,一种在我国南方沿海很常见的鱼种,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然而,针对它的养殖技术却长期不够成熟,人工养殖一度陷于规模瓶颈之中。

  近年来,金湾区在政府、龙头企业、养殖户的密切配合下,突破重重困难,成功实现了黄鳍鲷的规模化养殖。目前,金湾黄鳍鲷养殖规模已发展至近1万亩,未来或将突破3万亩,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连片标准化养殖基地,产品远销福建、广西以及香港、澳门等地。

  现在,金湾区正在申报“黄鳍鲷国家地理标志”,一旦成功,这将成为金湾的又一张名片。

  作为珠海市浩淼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老板,牛大淼整天忙活在鱼塘里。他对黄鳍鲷的习性了如指掌,也对金湾区的水产养殖环境如数家珍。

  黄鳍鲷是一种海产暖水性浅海近岸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东海、南海海域。黄鳍鲷在深海繁育,在近岸生长。由于金湾区位于出海口,咸淡水交汇,特别适合黄鳍鲷的生长。

  牛大淼介绍,福建省是我国人工养殖黄鳍鲷走在前列的地区,尤其育苗技术成熟,但对于黄鳍鲷的生长而言,其天然环境比不上金湾区,也未能实现大规模的人工养殖。他说:“金湾区这样的天然条件,在全国也不可多得。”

  按照行业惯例,黄鳍鲷养殖所需的种苗,绝大部分依靠海区捕捞天然鱼苗。过去养殖黄鳍鲷,牛大淼也主要依靠天然鱼苗,少部分人工种苗则须出省购买。

  但天然鱼苗存在一个问题,牛大淼说:“捕捞鱼苗时,不可能完全排除其它鱼种,这就导致它的纯度不高,混杂的其它鱼种可能会在后面的生长过程中,对黄鳍鲷造成伤害,造成养殖产出的不稳定性。”

  金湾黄鳍鲷的前景和问题,也被区海洋农业和水务局副局长罗新苑看在眼里。2013年,他找到牛大淼,希望牛大淼能利用多年累积的经验和资源,在金湾实现人工育苗,政府将予以大力支持。

  两人一拍即合。牛大淼随即着手,他从福建请来技术专家,在自己的公司里建起人工育苗车间。2016年,育苗车间试产成功。历时三年时间,金湾终于突破了黄鳍鲷的人工育苗技术。

  鱼苗问题只是养殖黄鳍鲷最基本的门槛。为实现规模化生产,金湾区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的养殖模式,龙头企业主导成立合作社,建立养殖基地,同时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开展合作养殖。

  而其中的关键是,作为这个养殖模式的核心,龙头企业必须提供养殖示范和技术支持,控制养殖成本,减少病害。

  牛大淼的浩淼水产走“精养”路线%的鱼苗纯度,黄鳍鲷鱼苗数量便可以准确计算出来。牛大淼要求养殖户采用统一的养殖密度,以便在后面的养殖过程中精细控制投料、用药、增氧和产出。

  在“精养”方式的基础上,牛大淼又推出“分段养殖”,以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黄鳍鲷的养殖周期长达两年,对于某些经济压力较大的养殖户而言,资金回报周期太长,可能会难以负担。于是,牛大淼与合作社的养殖户约定,养殖户可以只养1年,将半成品鱼卖给公司,交由公司养殖至成品。

  “这样一来,对养殖户来说,他缩短了养殖周期,资金压力会小一些;我们公司也可以在后期的养殖中获利,实现双赢。”牛大淼说。

  另一家龙头企业海绿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则创新出了一条“混养”路线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金湾创业,凑了60万元承包60亩鱼塘养虾,却因为一场虾类的病害,60万元赔得精光。然而,不服输的刘小龙重整旗鼓,在同行的帮助下,成立了海绿公司,继续水产养殖。

  成立公司后,刘小龙做了一个大胆的试验,将黄鳍鲷和虾混养。由于黄鳍鲷生性凶猛,会吞食小鱼小虾,从来没有人敢这么干。但刘小龙却发现,因为黄鳍鲷的嘴很小,只要将虾苗养到5至6厘米再投入水塘,就能避免黄鳍鲷将虾苗吃光的风险。而且,黄鳍鲷在水面中上层,虾则在底层,混养不仅能合理利用空间,有病害的虾还能及时被黄鳍鲷吞噬,起到了防控病害的作用。

  混养方式大获成功,刘小龙想把它推广开来。2014年,在金湾区海洋渔业与水务局的推动下,海绿公司牵头成立了珠海市金湾区海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将黄鳍鲷混养南美白对虾的模式推广开来。

  2016年初,金湾区遭遇罕见寒潮,造成大量黄鳍鲷死亡。多数养殖户因此损失惨重,叫苦不迭。然而,以浩淼公司为代表的13个养殖户或企业,却因为提前购买了保险,挽回了相当一部分损失。

  2015年底,金湾区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合作在全市首次开展了黄鳍鲷和四大家鱼水产养殖保险试点,水产养殖户最低只要每亩每年缴纳135元,就有望享受到每亩3万元的最高理赔额。农业保险为金湾黄鳍鲷产业撑起了“保护伞”。

  不过,今年,针对黄鳍鲷的农业保险却没有继续实行。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定损方案还需要继续协商。“我们以前的方式是打捞死鱼,但养殖户认为这样可能不够全面,有的鱼沉在水底,无法统计。”牛大淼表示,金湾区正在探索新的定损方式,比如利用水下监控设备进行统计,“农业保险这个政策,我们非常欢迎,相信一定能实施下去。”

  “黄鳍鲷的市场价格,近年来一直很稳健,利润空间很大。”牛大淼说,“我们希望,未来它仍然能够以稳定的价格、稳定的渠道快速地卖出去。”

  目前,金湾区的养殖企业正在筹备联合成立一个销售公司,让全区的黄鳍鲷有一个统一可靠的销售渠道。

  而且,牛大淼还有个更具创造性的计划。黄鳍鲷的繁育时间固定为每年的特定月份,这样就导致黄鳍鲷有个明显的上市高峰期。牛大淼希望,通过人工育种技术的再突破,打破这种时间限制,最终实现常年平稳出鱼状态,有效缓解销售价格的波动。

  在罗新苑看来,打造国家地理标志,除了具有鱼种特色、养殖规模和养殖技术外,还必须保障质量。近年来,在保障质量方面采取的比较重要的措施是,金湾区努力推动黄鳍鲷溯源体系的建立。“龙头企业负责合作社内产品的销售,每条鱼来自哪一家养殖户,都可以轻松查到。”罗新苑说。

  罗新苑介绍,金湾黄鳍鲷现在仍以活鱼销售为主,未来随着产量的提高,产业链将会进一步延长,鱼肉加工、互联网冷链配送等或将陆续出现。